右上角背景
邮箱登录
banner

新闻中心

刘红燕院长出席两会丨新技术赋能新产业
2025年01月25日 信息来源: 编辑:

微信图片_20250125114656_副本.jpg

广泛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创邯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025年1月20日-22日,政协邯郸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邯郸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院长刘红燕出席会议。座谈会上,刘红燕委员发言时表示,聆听了李晋宇书记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讲话和樊成华市长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精神振奋,无比喜悦。看到2024年邯郸经济实力跃升、新质生产力培育增速、文旅火爆出圈、改革开放创新潜能释放、民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对邯郸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特别是现任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成立科投基金、产业基金,推动科创园建设,这些为北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扎根邯郸提供了保障。作为科协界的委员及产学研合作机构的负责人,一定带领团队引进更多科技资源,不断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机制,用新技术赋能邯郸产业发展。 

2014年,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北京大学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郸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在河北省设立的唯一一家政、产、学、研合作机构,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主要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引智育才等工作,先后建立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科技、现代农业、人文社科六个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和省重点研发项目40余项,完成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50余项,服务企业200余家,技术赋能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孵化企业10家,与馆陶县共建1家健康产业基地。引进高水平人才300多人,培训高技术人才约1万人次。先后获得“河北省高层次创新团队”“河北省新型研发机构”等20多项荣誉资质。 十年风雨,逐梦前行。研究院从筹建期、初创期,到“十四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期,一路躬行实践,一路探寻思索。调研了国内外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制定了适合助力邯郸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

2024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新一轮的省校合作战略协议,协议中将推动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根据河北省邯郸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未来五年,研究院将通过引进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电子信息技术团队和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产品开发中心,开展量子精密测量仪器、新型电子装备、新型电子器件、新型电子材料、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2024年,研究院团队筛选北京大学37项技术领先、成熟度高、应用性强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项目。2025年,研究院将引进一批科技型企业和研发团队共同孵化公司,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邯郸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