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河北经济管理学校、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共同举办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创新应用研讨会。来自全国多所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展开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由研究院院长刘红燕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嘉宾参观了研究院成果展厅及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展厅,深入了解研究院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教融合方面的最新成果,充分感受科技赋能教育的生动实践。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知识计算实验室主任助理王于华以《人工智能应用趋势与前沿探索》为题,系统梳理了全球AI技术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了大模型、知识图谱、智能体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为职业教育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宏观视野与技术指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助理刘雨昕作题为《人工智能+X 课程建设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他结合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分享了AI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智能教学评估、虚拟实训环境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在分享环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柯孔林、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绍中分别介绍了各自院校在AI课程建设、智慧校园管理、产教融合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探索经验。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彬彬则从产业视角出发,分享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体系的探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彦林在发言中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指明了方向,不仅拓宽了发展视野,也为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随后,各院校代表积极发言,就AI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校企协同机制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碰撞不断。 会议最后,刘红燕院长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职业教育的形态与内涵。本次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充分展现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强劲动力。她呼吁各方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合作,共建共享,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区域样板。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各方共同探索智能教育新范式,为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